便携式水分活度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中水分活性的仪器。水分活度(补飞)是指物质中水分含量的活性部分或者说自由水,其数值范围在0-1之间。水分活度对于产物的保质期、味道、质地、微生物和化学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通过适当的方法(如干燥、添加大量的糖或盐与水的化学结合)控制水分活度,可以使产物长期保存,并控制微生物的腐败以及其物理和化学稳定性。
便携式水分活度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容法:
介质的电容率(介电常数)会因其中的水分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便携式水分活度仪中,通过准确控制样品之间的距离,并使电极与样品表面均匀接触。将样品置于电容传感器的电极间,仪器测量电容变化并经过换算来推断样品的水分活度。
2、电阻法:
基于样品的导电性与其水分含量有关。含有水分的样品是一种电解质,水分多少会影响其电阻大小。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放置样品,测量电流通过时的电阻。但这种方法受样品中除水以外的离子等杂质影响较大。
3、贰搁贬(平衡相对湿度)法:
把被测样品置于密封的空间内,在保持恒温的条件下,使样品与周围空气的蒸汽压达到平衡。这时就可以以气体空间的水蒸汽压作为样品蒸汽压的数值。同时,在一定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是一定的,通过相应的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相对湿度,根据水分活度定义公式(Aw =样品蒸汽压/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而环境的相对湿度数值在一定温度下等于样品所处小环境的平衡相对湿度,即样品蒸汽压与环境蒸汽压达到平衡)计算出被测食品的水分活度。
4、露点法:
通过冷却镜面使样品中的水分达到露点凝结,测量此时的温度(露点温度),根据露点温度与水分活度的对应关系来确定水分活度。便携式仪器中使用此原理相对较少,因为其结构往往相对复杂一些,且对镜面等部件的要求较高。
随着食品、医药、农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便携式水分活度仪逐渐成为这些领域中所需要的检测设备。其小巧便携、快速准确的特点,使其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